///
你对中关村的印象是什么?
创业摇篮|中国"硅谷"|电子一街
名校集聚|黄庄补课|美食天堂
当这里关闭了电脑城
当这里的企业纷纷迁移
当黄庄地铁变得越来越拥挤
中关村三十多年
到底改变了什么
...

关于这里的故事

中关村,原本叫"中官坟",这里从明代起就是太监坟场,因为明清时期称太监为"中官",所以得名。解放后选址在这里建中国科学院,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提议改名为中关村。

提起中关村,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关村西区的部分:中关村大街以西,海淀南路以北,苏州街以东,北四环以南。这里汇集了我们熟悉的商场和大厦,被四周的居民区和学校包裹。

2008年,海淀黄庄地铁站开始运营,2009年,中关村地铁站开始运营,中关村大街上最为繁忙的两个地铁站,开始为这个地区的人们服务,公司的上班族,科研工作者,怀揣梦想的北漂,上学的学生,来补课的孩子,还有数不清的食客...

如今,中关村有了不同的样子。
当这里开始容不下规模越发壮大的企业,开始整治那些坑蒙拐骗的无良商贩,开始将电子城关闭,开始将拥挤的人流分散。这里就开始改变:中关村科技园扩展成了十六个园区,曾经在这里起家上市的企业有的也已搬迁......
但这里也有一些不变的东西,拥挤的地铁,行走的人流,生活在这儿的人们,组成了中关村现在的模样。

现在和未来|中关村
| | 荣耀&变迁&落幕 | |

中关村最辉煌的时代
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电子产品卖场的兴起

除了当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,身处中关村大街和北四环交汇的地方,交通足够便利;附近集合着北京众多高校,科教资源密集而丰富;联想的柳传志、京东的刘强东、百度的李彦宏、爱国者的冯军,中国IT行业的领军人物也集结在此;等每年的开学季,附近数以万计的新生,也成为了电子卖场最庞大的客户群体。

理想国际大厦
如果细聊中关村最辉煌的时代,一定逃不过理想国际大厦。
2004年大厦落成,飞速发展的新浪当天签约,和百度与爱国者同批入驻。新浪的大眼logo被挂上了楼顶。
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,掀开中国互联网新的一页。
2016年ofo搬进大厦,办公区域从两层飞速扩展到四层。

理想国际大厦
见证这些企业进入最辉煌的时期
陪伴这些企业度过最闪亮的日子
///
2009年百度搬离大厦,住进了自己的大楼
2014年爱国者离开,由于租金问题搬向奥体
2016年新浪搬离大厦,入住后厂村的新浪大厦
2018年ofo离开大厦,搬到互联网金融中心

后厂村成为互联网的半边心脏
中关村西区再也不是唯一的中心
理想国际大厦对于现在来说
早已不是最气派的大楼
但它仍是最贵的写字楼之一
///
无论世事如何变迁
它就矗立在那里
带着荣耀,等待变迁,从不落幕

破碎的墙壁,掉落的瓷砖,停运的电梯
当暴利、假货、黑导购被整治
当"倒爷一条街"落幕
一个时代不知不觉就成了曾经
///
很多事物都会变化
中关村也有被遗弃的角落
从繁华到落幕,悄无声息
-02-
| | 安静&亲切&归属 | |

地铁站

出租车

公交站

共享单车
总是拥挤的黄庄地铁
高峰约不到的出租车
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
更迭摆放的共享单车
安静的日常,多样的交通工具
又是生活妥帖熟悉的样子
广场上的家乐福,一开就是好多年
广场上的黄庄双关帝庙
已经是翻建过的古建筑
中关村步行街旁的欧美汇
当年金钱豹自助餐占据了整个六层
是当时奢侈餐厅的代表
繁忙的中关村
加班后楼下24小时的便利店
是辛苦一天后最好的慰藉
对中关村最有归属感的
是那些在这儿安家的人
中关村很包容
这里有成功的创业者
有忙碌的公司职工
有奔波着的北漂
有住在这里的居民
容得下渴求知识的孩子
也容得下劳累辛苦的陌生人
///
中关村30年
来去了多少人
带走了多少回忆